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进阶成为孩他爸和孩他妈,科学育儿已经越来越成为新手爸妈的研究重点,尤其0-5岁期间是孩子身体、情感、社交、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最佳阶段,大家对孩子“赢在起跑线”的焦虑也越来越普遍,对孩子们的学前教育也越发重视。本期教育君特意请到了旅居新西兰的“怪兽妈”,从刚来新西兰的不知所措,到慢慢认可新西兰的学前教育,请她来为大家挖掘一下新西兰学前教育的“大宝藏”。
↑怪兽妈和她3岁的宝宝小怪
新西兰学前教育概要
先来简单介绍新西兰的学前教育体系,新西兰的学前教育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CE) 主要针对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的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基础的学习能力。根据经合组织 (OECD) 的评估数据,新西兰的学前教育无论是在政府对学前教育上的财政投入上,还是0-5岁儿童接受教育的比例上,均居世界前列。
新西兰全国拥有超过5,000所学前教育机构,同时新西兰政府还有专设机构来评估管控新西兰学前教育中心的教学质量,确保当地儿童获得充分且优质的学前教育。
Source: enviroschools.org.nz
新西兰幼儿教育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师主导型,一类是家长主导型。
教师主导型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幼儿教育中,超过50%的机构管理人员都取得了新西兰学前教育的教师资质,确保机构有能力提供高品质的教学。这些机构包括:
-
Kindergartens (幼儿园)
-
Education and care services (教育和看护服务)
-
Home-based services (家庭为核心的服务提供)
-
Te Kura (远程托儿所)
家长主导型
以家长为主导的幼儿教育,强调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共同成长,孩子将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学前教育。
-
Playcentres and Kōhanga Reo (游戏中心)
-
Playgroups (游戏小组)
-
Puna kōhungahunga (Māori-focused playgroups,毛利游戏小组)
-
Pacific Island-focused playgroups (太平洋岛屿游戏小组)
Source: playcenter.org.nz
怪兽妈的新西兰学前教育体验大公开
初到新西兰,在朋友的介绍下,怪兽妈找到了一家Playcentre。她第一次去参观的时候,发现园子里跟幼儿园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里面的人员很特殊,没有老师,只有家长跟孩子们。Playcentre秉承的理念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下面就让怪兽妈分享自己在Playcentre吸收的先进经验吧!
↑小怪在Playcentre
Q1:Playcentre里的孩子是混龄的,有些宝宝才3个月大就被妈妈领来一起玩。为了保证安全,是不是要用围栏把他们围起来呢?
怪兽妈:绝对不是。阻挡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是新西兰教育理念中的大忌,家长们特别鼓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多跟小baby们交流。但为了确保安全,可以把月龄小的孩子放在一个独立开辟出的区域,外围有一个矮矮的软体墙,即便大孩子风风火火地跑过来,也会在这里停下脚步。
Source: kindergarten.org.nz
Q2:孩子已经3岁了,是不是该教他们学数字和认字了呢?
怪兽妈:没必要刻意为之。新西兰的教育理念是绝对尊重孩子的兴趣,杜绝填鸭式教学。他们信奉:“学得早不一定学得好”。所以,只有当孩子表现出了对数字或者字母的兴趣,大人才会去针对性地教。教学的办法也很生活化,可以在橡皮泥上用模型按出数字,或者玩表盘拼图,还可以学当小小收银员,拿一些玩具纸币学收钱、认数字。
Source:FB | @Queens Preschool
Q3:如果孩子想画画,应该教他们画一些图案吗?
怪兽妈:千万不要。最近看了网上一个关于毕加索青少年时期跟80岁时的画作对比的视频。十几岁就可以熟练掌握绘画技巧的天才画家,在晚年追求的反而是稚拙的、如孩子般的手法。
毕加索说过的一句话在新西兰广为流传:“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但问题是,如何保证他们长大成人后依然还是。”说的就是人的创造力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磨灭。想要呵护孩子的创造力,那就千万不要教他们怎么画具体的图案!!!因为这样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如果你画了一只猫,孩子会认为这是猫的唯一正确画法。同时,也不要过度赞美他们某一幅具体的作品,不然你就会发现他们以后总会画出类似的东西,这可能是一个好心办坏事的行为。
Source: newzealandnow.govt.nz
Q4:如果孩子非常想让你替他画怎么办?
怪兽妈:首先告诉他,你想看他画的东西。明确表达你对他的期待。如果他说不知道怎么画,比如不知道如何画猫,你要坚信,3岁的孩子已经有足够多关于猫的视觉经验,他们不是不能,只是缺少你的一点鼓励。
首先要给他信心,你相信他是可以画得出来的。接着再给他一些提示:“你想从哪里开始画呢?”“眼睛、鼻子、嘴已经画好了,我们再画耳朵好不好?”“我们画一只胖胖的猫吧?它有一个大大的肚皮……”
Q5:当我看到别人的孩子行为不当时,我应该遵从“孩子的问题,由孩子们自己解决”,还是我应该直接指出那个孩子的问题所在?
怪兽妈:至少在Playcentre里,应该选择后者。在新西兰的话,无论孩子是不是你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被公平对待的。家长会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如果局面失控,家长才会介入。
在Playcentre里,因为没有老师,妈妈得对每一个孩子负起责来。 我以前对朋友的孩子也是不敢干涉,要是有些孩子太吵、抢玩具、没礼貌,我只能心里祈祷时间赶快熬过去,回家之后眼不见心不烦。但现在我会平静地指出问题所在,也许那个孩子会有一瞬间的迟疑,但我相信我们之间的关系会因此更近,因为我把朋友的孩子也当成了自己人。
Source: nannyacademy.ac.nz
不可不知的新西兰育儿宝典
在Playcentre期间,怪兽妈还被安利了一份学龄前教育教学大纲Te Whariki,正是这份大纲让新西兰的学前教育享誉世界。Te Whariki是毛利语,本意是指“编织的垫子”,放在教育的语境下,其实就是说只有人格的全面发展,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新西兰的学前教育稳居世界前列,可以说Te Whariki的存在功不可没。
Source: myece.org.nz
怪兽妈:Te Whariki的内容非常简单清晰。内容主体就是编织这张“垫子”的诸多材料,它分为四大教育原理 (Principles) 和五大发展线索 (Strands)。
四大教育原理包括:赋予力量 (Empowerment)、整体发展 (Holistic Development)、家庭与社区 (Family and Community) 和关系 (Relationship)。
五大发展线索则包括:健康幸福 (Wellbeing)、归属感 (Belonging)、贡献(Contribution)、交流 (Communication) 和探索 (Exploration)。
Source:waikatonz.com
可以看到,新西兰对孩子们的期待都是从人格与心理完善层面上提出的。无论是幼儿园老师,还是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和关注都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
当然,光看这些词儿还是觉得比较抽象。具体怎么操作,Te Whariki还有更进一步的说明。针对五大发展线索,大纲中既明确了它们的目标,也分成条目介绍了各自都有哪些学习成果。比如“探索”这个门类可能就是中国家长尤为看重的。大纲中写道,“探索”有4个学习成果:
-
玩耍、想象、发明和试验
-
充满自信地活动身体,并且挑战身体的能力
-
可以使用一系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
创造和提炼出工作理论,能够运用语言清楚地阐述
再拿第一条“玩耍、想象、发明和试验”来举例,大纲中列出了4种可以被观察到的行为,方便家长和老师操作。
-
喜欢挑战不确定性、想象替代方案、做决策、选择材料等等
-
对做尝试、探索、带着想法和使用材料进行玩耍、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学习价值有所了解
-
在玩耍时,尤其是包含象征性符号、虚构或戏剧性的游戏时充满自信
-
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兴趣或项目能够持续探索
Source: playcenter.org.nz
再进一步,大纲里还分别针对婴儿、学步儿童和幼儿三个不同年龄段,各自举了一些例子,告诉家长和老师应该准备哪些方面的玩乐。比如婴儿:
-
直接环境中的任何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婴儿的学习材料。一张过期的银行卡、化妆水空瓶、抽纸和纸巾盒等等等等,所有的“破烂儿”全能变废为宝。
-
尊重婴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发展肢体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三翻六坐八爬”,提供帮助他们爬行、抓握、平衡、扶站的环境,但不会强求。
-
增强婴儿的感知体验,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接触不同的味道、温度和声音。在室内和室外他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东西,比如光滑的地板、粗粝的地毯、草地、沙地等等。
-
注重婴儿的美学和自然感知力的培养,让他们接触到美好的光线、颜色、声音、嗅觉、味觉等等。
-
让婴儿经常有机会观察并与大孩子和成年人一起玩耍。
当你按照Te Whariki逐渐深入的步骤来陪孩子玩时,渐渐就熟悉了前进的方向。这时再找些网页或者书籍来扩展游戏思路,就会觉得很有章法,头脑很清晰。
帮助每个孩子挖掘自己的潜能
让每个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隐藏在新西兰学前教育“野蛮生长”之下的
是时刻关注并顺应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
希望如此优秀的新西兰学前教育
可以帮助各位新手爸妈早日进阶
成为育娃能手指日可待
*本文转载改编自公众号【小怪兽在南半球】的推文
原文转自: 新西兰教育国际推广局
原创文章,作者:Marc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yron2005.com